首页
组织机构
会议日程
演讲嘉宾
会议征文
会议动态
会场介绍
交通路线
招商赞助
展商介绍
当地风采
精彩瞬间
联系我们
会议日程
演讲嘉宾
会议征文
会议动态
会场介绍
交通路线
招商赞助
展商介绍
当地风采
精彩瞬间
联系我们
 
>> 当前位置:当地风采->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  
>> 您是游客
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
 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

 
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

    10月6日,四川汶川大地震第一个地震遗址保护纪念地—青川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一期工程全面竣工。该地震遗址公园是本次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地质破坏形态最丰富、地震堰塞湖数量最多最为集中、伤亡最为惨重的地球应力爆发形成的地震遗址群。从关庄镇沿青竹江经红光乡东河口、石板沟至前进乡黑家,沿红石河经红光乡东河口、石坝乡董家至马公乡窝前,呈“Y”型布局,集中连片近50平方公里,含五乡一镇。红光乡东河口村、石坝乡青龙村、马公乡窝前村、和苏河乡三凤村等四大地球应力爆发形成崩塌现场,集中展示了地震造成的崩塌、地裂、隆起、断层、褶皱等多种地质破坏形态。山体运动造成的滑坡和泥石流形成了石板沟、东河口、红石河等36个形态各异、美仑美奂的堰塞湖。东河口地震遗址是遗址公园的核心区,主要展示和研究的是汶川地震巨大的能量由汶川映秀经北川传播至青川,多条挤压逆冲断裂和多个推覆构造体在东河口集聚爆发,持续时间长达80多秒,地表破裂错距达2米,造成多处山体整体崩塌或滑坡、塌方、泥石流、地陷,整个区域山河改观,地震烈度达到10度,掩埋群众780余人。它是有史以来,青川发生的破坏性最为严重的地震,是最为复杂的地震表现形式,是研究地震类型和科考的重要基地。
  
   9月底,为有效保护地震遗址,充分挖掘资源价值,变地震灾难为富民资源,青川县委、县人民政府大力实施资源转化战略,启动了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保护与建设工作。成立了青川县“5.12汶川大地震国家纪念园—青川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保护和建设办公室,委托浙江大学编制《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建设性规划》,组织专门人员在地震遗址公园范围内进行了详细普查,确立了保护的核心区、试验区、缓冲区。、
  
   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的保护建设分为两期,一期主要任务是规划保护范围、制定保护措施、划定保护界限,建设遗址公园大门、停车场、厕所、游览步道、地震遗址广场、遗址保护护栏、游览导视系统、交通指示系统以及公园解说系统。二期任务主要是开展具体的保护工作、建立科考基地、建设地震遗址游览系统、博物馆、抗震救灾展示馆、游人中心、咨询中心,解决遗址公园道路排危、开展宣传推介工作等。
  
   在浙江大学的现场规划指导下,突出了保护和发展相结合的理念,在规划设计上着重挖掘了以“川”字为主题的思想,在取材上坚持一切用材源于地震区的原则。地震遗址广场以三块巨石组成的“川”字为中心,取意为本次地震首破点起于汶川映秀,终破点止于青川东河口。三块巨石组成的“川”字既代表“四川”地震灾区,又代表“汶川、北川、青川”,更预示着震不垮的青川人、震不垮的青川精神。
该遗址的保护和建设既是对汶川大地震遗址开展科学研究的需要,更是将地震灾难转化为旅游发展资源的具体体现;既展示了地震灾难资源,又为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地;既体现了保护的理念,又注重完善旅游的服务功能。

   “十一”黄金周期间,正在建设中的地震遗址公园就迎来了来自美国、英国、日本、马来西亚和北京、香港、上海、浙江、成都、重庆等地的考察团和爱心人士近千人,对于正在保护和建设的地震遗址,他们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们来到东河口参观、考察、研究、祭拜、慰问,既是科考之旅,又是爱心之旅、祈福之旅。东河口地震遗址令他们震撼,东河口地震破坏的惨烈使他们悲伤,青川的抗震救灾精神令他们振奋,他们表示很愿意为青川的灾后重建和经济发展尽他们的最大努力。

 

东河口地震遗址景观、配套设施

 

堰塞湖——微风拂过的涟漪

 

   地震遗址广场入口!

   沿着8级台阶而上,来到东河口地震遗址广场。8级台阶,寓意着汶川8级大地震。气势磅礴的三块巨石,组成一个巨大的“川”字,既表示四川地震灾区又分别代表断裂带起点至终点上的“汶川、北川、青川”三个极重灾区。时间定格在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山崩地裂,吞噬村庄,毁灭农田,生命消逝。地震使山河改变,但灾难压不垮坚强的青川人,青川人民像巨石一样挺起脊梁,岁月川流不息,时光会抚平心灵的创伤。抗震救灾,举全国之力;重建家园,聚社会精英,纳百川而发展壮大。躺着是三块石,站起来是三座山!化悲痛为力量,万众一心,使山川增色。昂起头颅,坚强就是希望。
   三块巨石,座落在青川地图形状的广场上,突出青川是此次地震的极重灾区;中间和右边相距5.12米,寓意为“5.12”大地震;中间和左边相距2.28米,寓意为14时28分这个灾难发生的时刻。地震后,三块巨石不知从何处而来,堆在此地,稍作排列即成这一雄奇壮丽的标志景观。是石头有灵?是东河口人在天有灵?它们见证了灾难,记录着历史,述说着过去,更展望着未来!广场上及游步道所用的石头均来自地震遗址公园,各个细节都贯穿着的建设与保护有机结合的理念。
 
   东河口地震遗址导览图!
  东河口地震遗址导览图、简介!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本次地震首破点起于汶川映秀,止于青川东河口,烈度10度。全县遇难4697人,失踪124人,受伤15489人,垮塌房屋135万间,25万人无家可归,直接经济损失达500.8亿元。
  青川东河口地震遗址,是本次地震中地质破坏形态最丰富、地震堰塞湖数量最多最为集中、伤亡最为惨重的地球应力爆发形成的地震遗址群。该遗址从关庄镇沿青竹江经红光乡东河口、石板沟至前进乡黑家,沿红石河经红光乡东河口、石坝乡董家至马公乡窝前,呈“Y”型布局,集中连片近50平方公里,红光乡东河口村、石坝乡青龙村、马公乡窝前村、和苏河乡三凤村等四大地球应力爆发形成崩塌现场,集中展示了地震造成的崩塌、地裂、隆起、断层、褶皱等多种地质破坏形态。山体运动造成的滑坡和泥石流形成了石板沟、东河口、红石河等36个形态各异、美仑美奂的堰塞湖。
  穿斗挑梁?华表?十字架?
  
  穿斗挑梁是川北民居的重要构架,从不同角度看,又像华表和十字架。将在此次地震中受损垮塌房屋中的穿斗挑梁安置在公园内,突出一种悲怆的意境。
   地震石
  此石长5.1米,宽4.8米,高3.2米,重达150余吨。震前,这里原是一片良田,并无此石。震后,该石盘踞此处,与附近山体崩塌出的石头材质迥异。它是东河口地球应力爆发震到这里的,还是因地壳挤压从地底冒出?
 
  地震遗物展示
  将收集到的震后东河口区域的生活用具和生产用具进行集中展示,放映了震前这里的人们安定富裕的生活状况。
 
  东河口堰塞湖
  东河口堰塞湖位于青竹江红光段,在“5.12”地震中由于险峻的东河口地震崩塌,山石堵塞河道形成。该堰塞湖塌方总量1200万立方米,最大库容600万立方米,现有库容300万立方米,水深18米。
  地震前的东河口
  红光乡东河口地处四川旅游北环线、青竹江和红石河交汇处。东河口村有10个社324户1263人,历来商旅繁荣,民富物康,是青川县文明示范新村。
  地震后的东河口
 “5.12”特大地震,东河口崩塌,4个社184户房屋和村民、过往行人、东河口小学师生等共计780余人被掩埋其中。地震后,东河口被抬升近百米,形成了东河口、红石河两个堰塞湖。
  东河口震前、震后对比导视牌!
   停车场入口
  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公共卫生设施
  东河口小学遗址
  东河口小学是一所有学生108人、教师7人的四合院村小。“5.12”地震发生时,老师迅速组织学生到校园中这棵梨树下避难。学校顷刻间被山体掩埋,最后撤离的何天义、何发贵、何清芳三位老师用身体紧紧护住何凤琼、杨金凤、刘亚三名学生,六位师生全部遇难。东河口小学已成为人们永远的记忆,惟有校园内这颗梨树上的国旗依然飘扬。
  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游人路径
  游人路径全部采用公园内石材铺设,宽1.5米,长1500米与周边环境完美融合。
    东河口地震爆发点
  东河口地处长达300多公里的龙门山断裂带末端,汶川地震巨大的能量由汶川映秀经北川传播至青川,多条挤压逆冲断裂和多个推覆构造体在东河口集聚爆发,持续时间长达80多秒,地表破裂错距达2米。造成石坝乡董家、马公乡窝前、红光乡东河口和石板沟多处山体整体崩塌或滑坡、塌方、泥石流、地陷,整个区域山河改观,地震烈度达到10度,掩埋群众千余人。它是有史以来,发生的破坏性最为严重的地震,是最为复杂的地震表现形式,是值得重视和深入研究的地震类型。
 
   震前石板沟
 
   震后石板沟
 
      石板沟堰塞湖
   石板沟堰塞湖是“5.12”汶川大地震形成的仅次于唐家山的第二大堰塞湖,该处是四川旅游北环线的必经之路,震前该村70余户农户安宁而富足地生活在这里,白墙青瓦,流水人家,一派田园美景。“5.12”特大地震致使该村被夷为平地,80户房屋280多人被掩埋于此。
 
  破碎的山谷——地球难愈的伤疤
  山崩遗址
  索桥遗址
  堰塞湖——绿水、红枫
  由于青川山体矿物质含量丰富,仅经过三个月的层积,堰塞湖水已呈现出深绿、天蓝、金黄等五彩斑斓、碧波荡漾的秀美风光,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专家认为,东河口地震遗址区域所展现的景观就是九寨沟风光的前身。
 从成都(广元)出发,沿成绵广高速而行,在金子山站下,上金唐旅游通道,可直达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沿途有醒目导视牌提示。
东河口地震遗址配套设施
  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还配套建设了板房宾馆、餐饮接待点。在这里,您可以住板房宾馆,品野生鲜鱼,购地道特产,感自然震撼。
   乡巴仔农庄
   农家旅店。
   农家乐——再回首野生鱼庄!
   农家雅舍——清江河鱼府!
   农家休闲——踏水桥休闲庄!

 
 
 管理员:刘沙鑫 电话:028-85422311 电邮:lsxlove@126.com
 版权所有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科 All Rights Reserved © IE10以下支持
蜀ICP备09020699号
友情链接